亲爱的家人们,动动您发财的小手,阅读之前点一下关注吧。最近,有个人大代表火了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都不允许农民焚烧秸秆,他却偏偏支持。这位人大代表叫徐志新,网上都叫他谷哥,了解一下,他的经历还挺传奇的。他曾在体制内工作,干过县司法局的办公室主任、公证处主任、副局长。下海后做过律所的高级合伙人,当过清华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导师。之后又回家乡创业搞起了观光农业,还当上了村里的“第一书记”。能折腾、敢说话,是他留给外界的标签。在网上流传的视频里,谷哥又对农村焚烧秸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农村空气质量好不好,跟农民烧秸秆其实没有一点关系。别人不说,他一定要为农民说话。听到这么“惊世骇俗”的发言,身旁的朋友想拦都没有拦得住。要知道,不让农民烧秸秆,这可是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行的政策,每年宣传和查处的力度都很大。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替农民说话,与官方背道而驰,也不禁让人替他捏了一把汗。谷哥说,我们小时候都在烧秸秆,这也是典型的循环农业,可以把草籽和虫卵都烧掉,草木灰还能做肥料。既能防治病虫害,又可以减轻杂草生长的速度,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。现在秸秆不让少了,又大量使用除草剂、杀虫剂等农药,小时候地里常见的沙蚕、蚯蚓也都很少看到。没有了这些东西疏松土壤,长此以往,土壤都板结了,农药的滥用,长期吃把人都吃坏了。为什么禁止焚烧秸秆呢,官方给出的理由,一是会造成空气污染,而是容易引发火灾事故。然而,在七八十年代,秸秆焚烧是普遍现象,也没见那时候的空气质量有多差。如果非要说污染空气,汽车排放的尾气、工厂烟筒24小时不停排出的废气,恐怕要比烧秸秆要严重的多吧。谷哥也提到,如果因为怕弄出火灾就不让烧就更没有道理了。说句不好听的话,吃饭也会噎死人,难道饭还能不让吃了?只要保证安全不就行了吗。的确,谷哥说的话很有道理,值得我们去思考。国家对农村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好事,就怕有时候会掉入“过度注意”的陷阱,反而得不偿失。秸秆不能烧,就不得不想办法处理掉,本来是对农业的重视,到头来反而给农民添了麻烦。这确实也挺让人感到遗憾的!不可否认,对比以往的历朝历代,如今农民真的是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。国家重视三农,取消公粮和提留,取消农业税,对粮食进行补贴等等。但农民有天然的局限性,国家对于大田粮食作物收购价的“保护”,也让农民想靠种地赚大钱基本不太可能。农民的日子,谈不上苦,可也说不上有多甜。从疫情开始的这几年,网上似乎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,大概意思就是在“看衰城市、捧高农村”。一个帖子里这么说,历来农村人都比城市里好过。他的理由是,城里吃不到新鲜的东西,睁开眼就花钱。还是农村好,起码饿不了肚子,还自由自在。坦白说,看到这篇帖子,作为从小生活在农村,长大后在城市生活的我来说,心情真是五味杂陈。首先要搞清楚一点,无论农村还是城市,都有好坏之分。很多南方富裕地区的农村人,远比北方普通城市的一般家庭要强的多。而同样的是,大部分城市家庭所享有的便利,又是农村人所无法具备的。比如教育、医疗、信息、购物、娱乐等等。如果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比较,对于两者来说,其实缺乏现实意义。但是,如果只看这些一篇帖子,起码能判断出,作者绝对没有任何农村生活的经历。这就是一篇典型靠“想当然”臆测出来的观点,就好像看多了霸总电视剧,就以为灰姑娘嫁到豪门才是命中注定。“还是农村好啊,农闲时出门赚大钱,农忙时赚小钱,自由自在。”看了这么富有文艺气息的文字,如果不了解农村,还真以为当农民是一件多么让人羡慕的职业呢。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农村看看,不难发现,“九九三八六一”现象有多么严重。可以问问他们,除了老人、妇女和儿童,年轻人还有多少留在村子里种地的?如果农村真像这位网友说的这般美好,放着农村的福不去享,都跑城里去受什么罪呢?我想,农村的年轻人恐怕也不傻,自然有他们的理由。很现实的一点就是生存,农村的确有庄稼就饿不死,但是谁能满足于仅仅维持温饱就行了?饿不死、撑不着,这才是大部分农村的真相!简单算一笔帐,一大家五口人,两老人两大人一小孩,人均一亩地,总共五亩地。今年我们老家,玉米亩产才七八百斤,带棒槌收购价四五毛,脱粒晒干的也不过一块左右。再说小麦,一般亩产八九百斤的居多,收购价也就是一块二三左右。而这还只是毛利润,如果扣掉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浇水、机械收割等杂七杂八的费用,能剩下几个钱?说句不好听的话,如果赶上不好的年成,农民种地都赔钱。对于农民来说,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帮他们“增收”,避免给予过多的限制。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像谷哥这样有分量的人大代表、专家、学者们替农民发声,他们的声音,需要被更多人听到。对此,大家怎么看?免责声明: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,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,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,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。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